品格周刊——孩子的特长,非父母强制就能有的

发布时间:2015-04-29

家长攻略:孩子的特长,非父母强制就能有的

孩子不是个人的财产,他是独立的主体,是国家的、是社会的,是有自己独立的主权的,可惜这一点许多家长很难理解。很多父母亲还是希望孩子按照他的想法去成长,孩子没有自由生长的权利,很多情况是父母认为什么重要就让孩子去学什么,而不是孩子觉得什么有兴趣就让他去学什么。甚至于很多父母亲是把自己没有实现的梦想,希望孩子帮助他来实现。

强制孩子去做根本不喜欢做的事情。其实这涉及到父母亲基本的家庭观、儿童的权利观的问题,没有把儿童作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主体性的人。如何尊重孩子的发展权,让孩子成长为更好的人?家长课堂讲师、幼儿教师 李瑞环为您解答:

让孩子拥有发展自己的权利

汪洋读小学二年级,班上开设兴趣特长小组,有航模电子、有舞蹈声乐、还有书法。他在和父亲的沟通中,知道爸爸完全反对自己所喜欢的航模电子,认为那只是制作玩具。为了讨好父亲,汪洋违心地报了书法。挂羊头卖狗肉地学习了两个月后,就再没有兴趣练书法了。后来,每次上书法课,汪洋都跑到外边去玩。如果爸爸要检查,他就要两张同学写的来交差。

孩子有选择权,他才会负责任,才会有责任感,他没有选择权就没有责任感,所有的事情最后就推到父母身上,认为都是父母惹的祸。比如报补习班这件事,第一,要不要到补习班,孩子自己选,家长不逼孩子去。第二,到什么补习班,想学什么让孩子自己选。如果把选择权交给孩子,他再苦再累也不会抱怨大人,因为是他自己选的。父母不用强制他,让孩子自己选择,他很可能选择出和父母意愿一致的选择。这个时候他不抱怨,责任是他自己承担。这个意义上来说,家长过度保护也是侵权,侵权了他自己的参与权、表达权。发展权,并不是说父母去发展孩子,而是孩子拥有自身的自由的发展的这样一个时间、空间和方向这样的权利。

真正的发展是全面的、自发的

现在一到周末,各种补习班都挤满了孩子和他们的爸爸妈妈们,在采访中有很多家长都说:“孩子不学不行啊,别的孩子都在再学,我们不学,岂不是被别人比下去了吗?不管孩子最终学不学得成,他总要学点什么,免得被别人笑话!”有的孩子周末都排满了,周六上午补习作文,下午学习弹琴,周日上午学奥数,下午还来个下棋,一个周末家长和孩子都累的不行,问其原因,他们也说不清楚,只知道大家都在学,孩子都算学的少的了,还有更多的。

对于发展权,有些家长的理解比较片面,过于重视智力发展,忽视其他方面的发展。儿童是发展中的人,享有发展的权利,有权享有促进其身体、心理、精神、道德等全面发展的条件。还有些家长让孩子学习、发展只是出于从众的心理,功利心地怕孩子落后于人。这些都是有悖于儿童发展初衷的。

帮助孩子成为他自己

有个妈妈手指长得细长,朋友都说她适合去弹琴,但她小时候没有条件,现在有女儿了,女儿的手也长得好看,就一定要女儿去学习弹钢琴,从三岁就开始,现在孩子上小学了,和妈妈的关系很差,一提到弹琴,孩子就会和妈妈发脾气。

一方面,父母不应将自己的梦想强加在孩子身上,另一方面,父母要给予孩子必要的指导。因为任何发展都是基于个体生命的发展,家长也应该注意,如何针对孩子的潜能,针对孩子的兴趣,针对孩子的个性,针对孩子的包括他的行为习惯、认知风格,帮助他成为自己。有家长可能会觉得自己的孩子没有爱好,或者不知道该怎样点亮孩子心中的热情。如何点亮孩子心中的火花呢?除了给孩子提供适宜的玩具和书,还有很多:让孩子接触一些人、去过一些地方;在孩子对某方面有兴趣时,教给他自己找资源的方法;给他各种机会,实现自我的机会、表达爱心的机会;给他提供不同的看事情角度、更多的解决方法……说到这些问题,很多家长都会说,没办法呀,应试教育,孩子压力太大,没时间开发兴趣爱好啊。或者想,有些事情就是枯燥的,孩子没兴趣怎么办?家长就是要想办法把有教育意义的事情变得有趣,变得让孩子喜欢,好接受。逼孩子去学,这是偷懒的做法。我们家长还应该更勤奋些、更多去动脑筋。

当你批评孩子不练琴时,想想,我们有没有在最初做足了功课?是否给孩子听过钢琴曲、看过别人演奏、介绍过弹琴的美妙之处、讲过音乐家的故事、展望过美好的前景?没有哪个家长是万能的、生来就资源丰富的,每个家长都是在带孩子过程中,不断在探索学习。在强制孩子学习之前不妨先让自己开始学习吧。

© 2015 华严小学 All Rights Reserved